科研动态
51直播
近日,51直播-51直播网
与智能51直播
合作团队在人工智能、物理、化学交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High-Rank Irreducible Cartesian Tensor Decomposition and Bases of Equivariant Spaces》为题,发表于人工智能期刊《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该研究首次实现了高阶不可约笛卡尔张量(Irreducible Cartesian Tensor, ICT)的高效分解与等变空间基的系统构造,为等变图神经网络(Equivariant Graph Neural Networks, EGNNs)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论文由51直播-51直播网
毕业生邵世豪博士、智能51直播
李艺康博士生、林宙辰教授,以及51直播
崔庆华教授共同完成。
长期以来,高阶张量的不可约分解是机器学习、理论化学和理论物理领域的一大难题。从Coope等人在1965年实现三阶分解开始,将尽60年后,Bonvicini在2024年才刚刚在五阶以内取得显式分解,高阶分解的缺失严重限制了高阶EGNNs的构建与应用。此次团队巧用父系方案(parentage scheme)对Clebsch-Gordan张量进行链式缩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路径矩阵(path matrices)”方法。该方法依靠球谐空间与笛卡尔空间的同构关系,利用路径矩阵将笛卡尔张量转到球谐空间完成分解,成功突破了技术瓶颈,将分解能力从现有的五阶提升至九阶,在计算效率和可操作性上实现了大幅飞跃。这一突破为高阶等变神经网络的设计开辟了新的可能,也为物理和化学中的对称性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ICT正交分解算法
定理:上述算法符合ICT正交分解条件
在理论意义上,研究团队基于群论与Clebsch-Gordan系数,构建了一个广义父系方案(generalized parentage scheme),将ICT分解推广到任意张量空间,显著扩展了等变建模的适用范围。同时,研究成果首次直接获得了等变空间的正交基,而非仅仅是张成集,极大减少了模型参数冗余。更为重要的是,团队在方法上摆脱了对传统行最简形(RREF)数值算法的依赖,推导出了全解析的高阶分解矩阵,使得计算过程更加高效可控。
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机器学习模型在复杂对称性系统中的应用,更具有显著的跨学科意义。在下列领域具有显著意义和潜在应用:
(1)科学计算:为物理、化学、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高阶张量问题提供高效工具;
(2)人工智能:推动神经网络的设计,支持更高阶对称性特征的提取;
(3)数学:为群论与表示理论中的张量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研究成果亦将有望在材料科学、分子建模、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深入融合与广泛应用。
51直播 毕业生邵世豪博士(2025年7月毕业)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51直播 崔庆华教授、智能51直播 林宙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Shao S*, Li Y, Lin Z*, and Cui Q*. High-Rank Irreducible Cartesian Tensor Decomposition and Bases of Equivariant Spaces.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26 (2025) 1-53.
原文链接://jmlr.org/papers/v26/25-0134.html
代码库://github.com/ShihaoShao-GH/ICT-decomposition-and-equivariant-b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