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直播» 51直播 新闻

51直播 新闻

第一届"博雅"病理论坛暨2025年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病理学组第三次学术会议

51直播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第一届“博雅”病理论坛暨2025年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病理学组第三次学术会议于2025年9月20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209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51直播-51直播网 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和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51直播 主办,北京医学会病理分会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学分会协办,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现场参会70多人,并吸引了近700名从事病理、临床及科研工作的同仁在线参会。

本次会议围绕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主题展开,特邀了国内知名专家就相关专题进行授课,并设置了精彩病例读片环节。会议围绕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紧密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病例实践,通过理论讲解与病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探讨了病理诊断中的热点、难点、痛点以及质量控制。

上午8时30分,会议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209报告厅正式开幕。会议由病理学系/病理科裴斐主任医师担任会议主席并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内科主任段丽萍教授作会议开场致辞,她强调了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性,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南针”作用,而本次会议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将会对促进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由病理学系/病理科副主任刘翠苓主任医师主持前两节课程。第一节授课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刘红刚一级主任医师和教授主讲《HPV感染相关消化道癌病理诊断进展》,聚焦HPV相关性口咽癌、肛门癌以及口腔上皮异型增生,通过结合实际病例,详细阐释了其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以及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鉴别诊断,并强调了P16免疫组化和HPV检测在诊断中的作用。第二节授课由病理学系主任田新霞教授主讲《药物对胃黏膜的影响》,她系统讲授了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紫杉醇及秋水仙碱等药物相关胃黏膜病变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及病理诊断要点。

第三、四节课程由病理学系/病理科杨邵敏主任医师主持。第三节课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主任车南颖研究员和教授主讲《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阐释了肉芽肿的定义、分类以及发生机制等,并从结核病以及克罗恩病的临床病史、内镜下表现、镜下组织学特征以及抗酸染色和PCR检测等方面梳理了两者的鉴别诊断要点,最后讨论了克罗恩病合并结核感染的表现、诊断以及可能的处置方法。第四节课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病理科常务副主任孙磊主任医师主讲《胃肠道感染性病变的病理诊断》,他系统性讲授了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常见病原体感染性病变的病理诊断要点,包括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和基因检测结果,强调病理科应建立标准化诊断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实现精准分型并为临床遗传风险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随后,由病理学系/病理科陆敏副主任医师主持第五、六节课程。第五节课程由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病理科主任陈文副教授主讲《消化系统少见结核的病理诊断进展》,重点讲解了食管结核、胃结核、脾结核以及肝结核的病理特征,并深入分析了这些罕见部位发生结核感染时的免疫微环境特征。第六节课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病理科周新刚主任医师主讲《肝脏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进展》,系统讲解了肝脏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体,以及肝脏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特点,详细介绍了肝脏炎症“组织学模式引导下的病理诊断”方法,并讲授了病毒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最后展示了肝吸虫和肝包虫等肝脏感染性疾病的经典图片。

接下来,由病理学系吴江华副主任医师主持第七、八节课程。第七节课程由杭州医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汪太平博士主讲《肝脏病理AI模型构建探索》,他讲解了肝脏病理中AI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令听者们不禁畅享未来病理诊断的新视角。第八节课程,由裴斐主任医师主讲《药物性肝炎的病理诊断进展》,她结合实际病例,重点讲解了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病理分型,以及各分型的病理特征,并详细介绍了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样肝炎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在课程的专家答疑与讨论环节中,专家们反响热烈,尤其是对于AI辅助病理诊断方面,希望在未来,AI能够从“医、教、研”各方面为病理事业提供全面的帮助。

下午13时30分,精彩的读片会正式开场。由裴斐主任医师主持,车南颖教授作开场致辞。读片会共有9个病例汇报,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病理科前主任纪小龙教授与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任钟定荣教授主持和点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董宇杰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病理科韩晓艺主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杨霞住院医师、航天中心医院病理科卢一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陈莉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在读硕士研究生支星淇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梁丽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岳冰主治医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病理科常静副主任医师分别汇报了病例。她们通过生动的讲解、详尽的病史分析和精美的切片展示,将一个个复杂的病例呈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病例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以及多种不同的病原体,包括播散性鸟分枝杆菌感染、肺原位腺癌合并隐球菌病及原发肠道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等,充分体现了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困难,也展现了各位病理医师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病例诊断能力。其中,陈莉副主任医师、杨霞住院医师和岳冰主治医师凭借着丰富精彩的病例内容与出色的演讲能力,获得与会者们的一致好评,成功斩获本次读片会的优秀病例奖。在专家和病例汇报人员互动讨论环节,纪小龙教授与钟定荣教授指出准确诊断感染性疾病时常遇到困难,但一定要学会“在不典型中找典型,在典型中找不典型”,以进行更精准的病理诊断。在遇到一些疑难病例时,一定要进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读片会开场致辞 车南颖研究员、教授

最后,会议总结环节中,裴斐主任医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她首先感谢大家整整1天的全程参与与陪伴,并向所有参会的嘉宾、专家以及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热烈的祝贺!本次会议以“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主题,汇聚了业界大咖共话感染病理前沿问题,促进了感染病理学学术交流,推动了国内感染病理诊断质量的提升。我们都热切期盼着明年再次相聚,期待着更精彩多元的授课内容和学术盛宴,在学习与交流中收获更多成长!


供稿:张秋露(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

审核:裴斐(51直播-51直播网 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